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丛民 通讯员董卫强 李树伟 马小川 仲夏时节,山东荣成,石岛湾畔,飞翔的天鹅划过蔚蓝的天空,与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电建核电公司”)参建的“国和一号”示范工程项目硬朗的线条相互辉映,构成了一幅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秀美画卷。 自“双引双建”工作开展以来,“国和一号”项目党支部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,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,开创了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新局面。 织密“一张网” “要切实把‘双引双建’工作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,以工作实绩向公司党委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。”前不久,在“双引双建”工作部署会上,党支部书记、项目经理付连兵如是说。 “国和一号”作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,是“国之重器”,也是中电建核电公司重点建设的一号工程。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,项目建设对于推进全国能源稳步转型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至关重要。 答好精品工程建设的“考卷”,锻长板、补短板,抓好内质外形建设是关键。项目班子成员、各管理部门以及各专业公司进行逐级安全承诺,60多名党员更是在《目标激励协议书》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。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,这既是一份决心,更是一份责任。 建好庞大而繁杂的工程,不仅需要一鼓作气的干劲,更需要科学高效的谋划。在各施工片区,管理人员每天挎着“百宝囊”,带着手电、激光笔等装备,由项目班子成员带队,质量、安全、各专业负责人一块现场巡视,查隐患、查死角;制定安全管理巡查策划和标准,保证了整体安全隐患率的稳步下降;持续组织开展经验反馈和良好实践宣贯与学习工作。 拧成“一股绳” 项目党支部始终与公司党委保持同频共振,“双引双建”发挥了特殊的作用,牵引着工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踔厉前行。 为保持昂扬向上的战斗姿态,项目党支部组织广泛听取了职工群众和党员同志的意见,共收集意见建议114条。项目部高度重视,逐项分类解决,他们把这些意见建议当作集体智慧的结晶,当作推动项目和谐发展的力量之源。 为应对突发疫情,确保工程建设不停步,项目部未雨绸缪,采购集装箱30间,行军床500套,建立了现场应急绿区和大绿区扩容,新租赁宿舍楼一栋作为应急绿区,确保应急状态下的防疫安全管控。 如今,义务劳动、午餐会等工作模式如今已经成为项目部施工现场的一大特色。 共绘“同心圆” “无私奉献,以身许国,这是‘两弹一星’科学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,更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不懈动力。”前不久,参观完郭永怀事迹陈列馆,青年员工董志远深有感慨。 手机微微震动,企业微信群传来了消息,最新一期“党建大学堂”的内容已经推送给每一位党员。利用碎片化时间,他们一边观看视频讲解,一边参与党史答题,检验学习成果。学在前、做在前,这是党支部为提高大家学习兴趣而采取的一种灵活方式。既巩固了各项理论知识,又交流了学习体会,项目部迅速掀起了理论学习的热潮。 在“国和一号”示范工程项目,热火朝天的不只是施工现场,还有职工园地。项目部利用每周五晚一个多小时的业余时间,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论学习。通过精心组织、周密安排,做到全年长流水、不断线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自己,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,增强为企业拼搏奉献的动力之源。